SiC應用于脫氧合金化
SiC作為脫氧劑加入鋼水后生成低熔點的SiO2和CO氣體,CO上浮過程中起攪拌鋼液的作用,利于脫氧產(chǎn)物擴散和夾渣物上浮,使其反應更為徹底,脫氧效果好于硅鐵。根據(jù)出鋼前終點碳含量和硅含量,可確定SiC和硅鐵的添加量。SiC具有較好的增碳效果,冶煉碳含量較高的鋼種時,SiC除了可以增碳外,更具有特殊的作用,尤其是SiC中的S、N、H元素含量較低,有利于提高鋼液質(zhì)量,是其他增碳劑如石油焦、無煙煤無法相比的。SiC可以作為爐外精煉脫氧劑。精煉爐脫氧和電爐還原期脫氧都屬于擴散脫氧,根據(jù)分配定律:在一定的溫度下,氧在熔渣中與鋼水中的溶解度是平衡的,FeO在渣與鋼液中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比是個常數(shù)。當SiC加入到渣層表面時,渣中的FeO含量降低,平衡被破壞,為了保持在此溫度下的分配常數(shù),鋼中氧必向渣中擴散,從而降低了鋼中的氧含量,達到鋼液脫氧的目的。在煉鋼過程中,在碳溫不協(xié)調(diào)時,可通過加入SiC提高鋼水溫度,在化渣好的條件下,比硅鐵具有更大的優(yōu)勢性。當鐵水硫高(w(S)≥0.05%),硅低(w(Si)≤0.5%)時,每噸鋼水加入冶金SiC1.5kg,可提高鐵水中S的活度,開吹后由于SiC氧化反應,金屬液迅速升溫,從而促進石灰熔化,縮短初期成渣的時間。吹煉初期鐵水中的O含量低,熔入的SiC促進鋼中S向渣相轉移,起到前期脫S作用。